世界排名第一的乒乓球选手林诗栋在WTT澳门冠军赛男单1/4决赛的比赛中,与丹麦名将林德展开激烈对抗。 最终未能突破自身瓶颈,延续着自登顶世界第一后长达半年的单打冠军荒。
9月13日下午,WTT澳门冠军赛男单四强争夺战打响。国乒世界第一林诗栋与丹麦选手林德展开激烈对决。最终,林诗栋苦战七局,3-4不敌林德,无缘本次澳门冠军赛的男单四强!
尤其是在决胜局的比赛中,林诗栋在6-3领先的情况下,连续失误,而反观林德,则是越战越勇,最终以11-7的比分赢下决胜局!
林诗栋在输掉决胜局之后,也意味着自今年2月新加坡大满贯登顶世界第一后,已经连续7站单打无冠。
这位年轻选手在去年多次赢得WTT男单冠军2,新赛季又创纪录首进三大赛单打决赛,但在世界杯争冠战中1-4不敌雨果。
此后,林诗栋状态有所下滑,未能再夺男单冠军2。上一站WTT欧洲大满贯瑞典站男单决赛,他与主场作战的莫雷加德拼到决胜局,最终3-4惜败屈居亚军。
这名年轻的世界第一,究竟怎么了呢?
林诗栋的反手天赋出众,反手拧拉战术体系成型,但被各路对手重点研究后威力下降。
正手弱点明显,使用率仅32%,远低于顶尖选手45%的平均值。当反手被锁死时,正手抢攻犹豫的缺陷暴露无遗。
退台习惯问题严重。身高不高的林诗栋他却习惯性退台换取发力空间,导致护台面积大幅缩水。退台后回球时速平均下降40公里,给对手多抢半拍进攻的机会。
关键分处理能力不足。在领先时频繁陷入保守陷阱,瑞典决赛决胜局8-6领先时,主动进攻使用率骤降至31%。
作为国乒男单新一代领军人,林诗栋承受着巨大压力。世界杯决赛对阵雨果时,他背负着“国乒接班人”的舆论压力,处理关键分时明显犹豫。
多线作战导致体能透支。瑞典站期间,他身兼男单、男双、混双三项,21小时内连战三场半决赛,累计时长超7小时。男单决赛明显体力不支。
外协选手的针对性研究将他推向悬。莫雷加德赛前重点演练“逢斜变直”战术破解其反手斜线惯性;雨果通过发球旋转组合干扰其接发球判断。
对于林诗栋来说,如何构建更均衡的技术体系,成为冲击巴黎奥运的关键课题。他需要加强正手衔接与步伐移动,改变过度依赖反手的体系。
教练组需要帮助他突破瓶颈。这包括技术打磨,解决正手攻击力跟不上、打球总爱往反手使劲的问题。
希望林诗栋能够尽快总结经验教训,在后面的比赛能够取得更好的成绩,加油吧!